苏野的储备知识很足,不止可以来一次的,整片海域,他都是轻车熟路的。
苏野行驶着渔船,来到了县城的港口。
港口外边,都是熙熙攘攘的鱼贩子,他们上每个船上面。
都挑挑拣拣的,捡需要的海货。
1978年沿海地区的经济比较开放,虽然允许小范围的自由交易。
但是也在工商局的管控之下,并且还有规定的时间,也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纳税。
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的还有纳税,就会按投机倒把的。
没收所有的工具,还要进去蹲几天。
鱼贩子只能在早上的6点到早上的800钟营业。
他们在凌晨的时候,就会来到了海边去挑选轮船上的鱼。
最近海上的风暴频繁的出现,几家的轮船上面的鱼,数量很少,而且品种很少。
大多数都是鲈鱼,还有马鲛鱼,也是鲅鱼。
耗儿鱼,还有鲳鱼,带鱼这些品种。
鱼贩子会去每家的船上面去挑鱼,有的还需要竞价。
苏野来到了港口,也不着急去和这些小商小贩去交易。
坐在了轮船上面,点了一根烟,跳下了船,他先是来到了一个老奶奶的摊位上面。
指着竹篓里面的鱼说道:“奶奶,来一碗鱼饭。”
老太太佝偻着腰,眼睛笑眯眯的。
将面前的竹篓打开了,蒸汽升腾起来,一篮子一篮子的鱼饭,热气腾腾的。
在混杂的鱼腥味的海货中,掺杂着一丝的香甜。
鱼饭是直接用巴浪鱼,一条鱼只有巴掌大小,将鱼鳃还有内脏直接去掉,放在了竹篓里面,撒上一把粗盐。
在放在了蒸锅里面指着煮熟了。
一个竹筐里面有十条,一共是一块钱!
苏野没有钱,他随手将一条大黄花鱼,就放在了老太太的面前。
“奶奶,你看看这个可不可以抵你一碗的鱼饭!”
老太太颤颤巍巍的给他递过去鱼饭,清甜的味道钻入了苏野的鼻尖里面。
肚子里面饥肠辘辘的正在绞着,扯着他疲惫的身体。
两天没有吃饭,他看到鱼饭的时候,眼睛都冒着绿光了。
老太太看到了苏野递过来的大黄花鱼,手都有些颤抖了。
“年轻人,这个可是大黄花鱼啊,现在这个季节还能见到这种稀罕的东西,也是我老婆子张见识了!”
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:“鱼饭你在挑一篓吧,我也不能占你的便宜。”
明眼人都可以看到这黄花鱼的品质,鱼鳞在微弱的灯光下,熠熠生辉着。
肉质也紧致肥美,看起来垂涎欲滴。
长年挑鱼的人,将鱼放在了手中,掂量掂量,就可以知道这个鱼有多少斤了。
这一只黄花鱼一共有两斤多。
一块二一斤,这个黄花鱼有起码要三块钱呢。
苏野也顾不上说话,将软糯的巴浪鱼放在嘴里,直接嚼着。
一点鱼腥的味道也没有,满嘴都是鱼肉的清香。
二十条鱼,他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,将竹篓放在了老太太的面前。
肚子里面被食物填满了,才感觉活过来了。
老太太的一句话,让鱼贩子都涌了过来,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苏野。
还有大黄花鱼。